悦读星球 -写给青少年的国宝档案(全6册)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19 00:14:36

写给青少年的国宝档案(全6册) 下载 mobi 免费 pdf 百度网盘 epub 2025 在线 电子书

写给青少年的国宝档案(全6册)精美图片
》写给青少年的国宝档案(全6册)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写给青少年的国宝档案(全6册)书籍详细信息

  • ISBN:29572133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3-06
  • 页数:暂无页数
  • 价格:150.0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
  • 开本:32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19 00:14:36

寄语:

81件国宝,6大主题,20余座国内外博物馆,300多个知识点,500余幅精美插图,带孩子“按图索骥”畅游文物世界,一座可以带回家的博物馆。作者用专业的角度趣讲古物亲历的过往,带孩子走进文物世界


内容简介:

本套图书是专为青少年策划的国宝知识大百科,涉及的国宝包括青铜器、陶瓷器、金银器、玉器、古画、书法、碑刻、古籍。本套书从各类国宝的简要介绍出发,细致介绍了国宝发现的经过、国宝背后的故事,后以国宝的艺术及文化价值收尾,内容丰富,图文并茂。通过本套图书,青少年既可以了解趣味的国宝故事,又能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以及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书籍目录:

《写给青少年的青铜器档案》

远古遗址里的“外星人” 青铜纵目面具 / 002

刻有神秘铭文的国之重器 后母戊鼎/ 008

商代的方尊历险记 四羊青铜方尊/ 014

河南博物院的“猫头鹰” 妇好鸮尊/ 020

铭文长的古代青铜器 毛公鼎/ 026

刘铭传后人护宝捐宝传奇 “虢季子白”青铜盘/ 032

圣洁与长寿的理想化身 莲鹤方壶/ 038

千年不锈的青铜宝剑 越王勾践剑/ 044

改写世界音乐史的珍宝 曾侯乙编钟/ 050

中国早的制冷“冰箱” 青铜冰鉴/ 056

秦始皇调动军队的秘符 阳陵虎符/ 064

园林“飞出”的吉祥鸟 秦始皇陵青铜鹤/ 070

青铜器里不多见的动物 错金银云纹青铜犀尊/ 078

享誉国内外的马中 铜奔马/ 084

《写给青少年的陶瓷器档案》

特制的瓮棺棺盖 人面鱼纹彩陶盆 / 002

氏族的守护神 陶鹰鼎 / 008

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宝之一 秦陵兵马俑/ 014

憨态可掬的汉代俑 击鼓说唱俑/ 022

稀世珍品青瓷之王 青釉莲花尊/ 028

东方艺术瑰宝 唐三彩/ 034

唐代的精巧手持灯座 邢窑白釉雕莲瓣座灯台/ 042

瑰丽多变可抵万金的窑瓷精品 钧窑玫瑰紫釉葵花式花盆/ 050

九大镇国之宝之一 定窑白釉孩儿枕/ 058

长得像青铜器的瓷器明珠 官窑青釉贯耳瓷瓶 / 064

高级陶瓷水壶 鸡冠壶/ 070

江南水乡葬俗的缩影 素三彩瓷船/ 076

寿意连绵的泰山镇山宝器 明嘉靖黄釉青花葫芦瓶/ 084

《写给青少年的金银器档案》

3000年前的飞天梦 太阳神鸟金饰 / 002

神秘符号的未解谜团 三星堆金杖/ 008

塞北草原的历史瑰宝 鹰顶金冠/ 016

南京博物院的镇馆之宝 西汉初金兽/ 024

古滇国历史的见证 “滇王之印”金印/ 032

北方游牧民族的珍贵饰物 马头鹿角形金步摇/ 038

大唐金碗 鸳鸯莲瓣纹金碗/ 044

会转动的香囊 鎏金银香囊/ 050

孝心成就的国宝 金发塔/ 060

寄寓江山永固之意的珍稀酒具 金瓯永固杯/ 066

科技与艺术融合的杰作 金嵌珍珠天球仪/ 076

失而复得的稀世珍宝 金编钟/ 084

《写给青少年的玉器档案》

红山文化“C”字形玉器 “中华龙” / 002

体形硕大的玉琮之王 良渚玉琮王/ 010

纹饰精美的玉制礼器 三星堆玉璋/ 016

工艺精湛的汉朝玉片衣 西汉刘胜金缕玉衣/ 024

神秘的唐代俏色玉雕 镶金兽首玛瑙杯/ 030

玉中藏玉 宋真宗禅地玉册/ 038

元代杰作镇国玉器之首 渎山大玉海/ 044

构思巧妙的青玉杯 “子刚”款青玉合卺杯 / 050

工艺繁复的大型玉雕 青玉大禹治水图山子/ 056

价值连城的乾隆玉玺 乾隆青玉螭龙玉玺/ 062

艺术瑰宝 秋山行旅图玉山/ 070

象征吉祥的珍宝玉如意 白玉嵌百宝九桃牡丹福寿如意/ 0076

镇院之宝 翠玉白菜 / 082

《写给青少年的古画档案》

流传千年的后宫女子图鉴 女史箴图/ 002

哀婉动人的浪漫图卷 洛神赋图/ 008

贵族女子的生活写照 簪花仕女图/ 014

现存古老的纸本中国画 五牛图/ 020

汉藏和亲的历史画卷 步辇图/ 028

唐朝仕女的真实生活 虢国夫人游春图/ 036

纸醉金迷的豪门夜宴 韩熙载夜宴图/ 044

再现北宋繁华景象 清明上河图/ 052

北宋皇帝的“亲笔画” 听琴图/ 058

简约质朴的花鸟画佳作 蜡梅山禽图/ 064

宋代设计美学的之作 瑞鹤图/ 070

画中之兰亭 富春山居图/ 074

妙笔丹青下的“一团和气” 一团和气图/ 084

宫廷生活的“春秋冬夏” 《月曼清游图》册/ 088

耕织图中的之作 《雍正耕织图》册/ 098

《写给青少年的书法·碑刻·古籍档案》

泰山的镇山之宝 千古李斯碑 / 002 /

中国中古时代的百科全书 敦煌遗书 /010

天下行书 《兰亭集序》 /  018

道家修行养生之书 《黄庭经》 / 026

乾隆皇帝的心头爱 三希宝帖 / 032

大字石刻的鼻祖 《经石峪摩崖刻经》/ 044

唐玄宗御笔崖壁刻石 《纪泰山铭》刻石 / 052

万般悲愤下的泣血之作 《祭侄文稿》/ 060

难得一见的珍贵手稿 《资治通鉴》残稿/ 068

“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 《前后赤壁赋》/074

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永乐大典》/082

国之瑰宝,类书之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088

保存完好的古籍宝库 《四库全书》/094

世界建筑文化遗产 《样式雷图档》/100


作者介绍:

孙建华

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硕士,现执教于青岛大学。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和古代史,颇有成就。代表作品有《清华国学课》《不可不知的中国5000年历史悬案》等。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写给青少年的青铜器档案》

远古遗址里的“外星人” 青铜纵目面具

国宝档案

国宝年代:商代

规格:宽 138 厘米,高 66 厘米

出土年代及地点:1986 年出土于四川省广汉县(今广汉市)三星堆遗址

收藏场所:三星堆博物馆

国宝出土

1929年春天,四川省广汉县南兴镇月亮湾的一位村民在自家门前不远的地方挖水沟时,发现了一个玉石坑,里面有400多件玉器。他悄悄将这些玉器藏在家中,等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才拿出了一些送人。

这些慢慢流落到古董市场上的玉器,引起了华西大学(今四川大学)博物馆考古人员的注意。一番探查后,考古人员找到了这些玉器的源头。1934年春天,考古队在那位村民发现的玉石坑附近进行了发掘,出土了600多件玉、石、陶器等文物。就这样,震惊世界的三星堆遗址被发现。由于当时社会正处在不稳定时期, 考古人员便没对三星堆遗址进行深入发掘。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开始对三星堆遗址重新进行勘探。20 世 纪 80 年代,文物部门对三星堆进行了大规模的发掘,发现了三星 堆 1 号、2 号祭祀坑,出土了人像、神坛、神树等造型各异的青铜 器,以及面具、权杖等制作精美的金箔制品。

在三星堆出土的大量文物中,有一件青铜器给考古人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造型奇特,五官极尽夸张,让人一看就觉得非常震撼。那么这件青铜器是什么呢?它就是青铜纵目面具!

先进工艺

三星堆遗址的发现为人们揭开了古蜀文明的神秘面纱,青铜纵目面具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千里眼”“顺风耳”。

这件青铜纵目面具造型独特,眉尖向上挑,双眼斜长,夸张的就是那两个眼球,呈柱状向前纵凸的样式,凸出的长度达16厘米。双耳向两侧充分张开,两只耳朵远端之间的距离长达138厘米。鼻梁较短,鼻翼像牛鼻子那样向上内卷着。口阔而深,口缝深长上扬,像是微微露出舌尖,且神秘微笑的样子。

在青铜纵目面具的额部正中间有一个方孔,这个方孔是用来做什么的呢?原来,与这件青铜纵目面具一同出土的还有两件造型相同、体型较小的青铜器,其中一件的额部正中还嵌铸着夔龙形额饰,所以考古学者推测这个方孔可能就是用来补铸额饰的。可以想象,装配上夔龙形额饰之后,这件青铜纵目面具必会更添 几分威严与高贵之气。

天神还是人中至尊

青铜纵目面具以其超现实主义的独特造型,使得整个青铜造像都显得威风凛凛、庄严霸气,给人以强烈的震慑感。看着它的形象,人们难免会产生疑惑,它代表的是天神还是人中至尊呢?尤其是它那夸张的双眼和双耳,难道不 是视通万里、耳听八方的特殊神力的象征吗?

古文献中曾经记载了蜀人的始祖蚕丛的形象,其为显著的特征就是纵目。除了他,在我国的上古神话中还有一个人面蛇身、掌管天地明暗的天神烛龙,它的特征也是纵目。因此考古学者猜测青铜纵目面具的铸造很有可能跟古典文献中蚕丛和烛龙的形象有关。

目前,对此种说法持有不同观点的人非常多,相比之下,大多数考古学者更倾向于认为这件青铜纵目面具既不是单纯的人面像,也不是纯粹的兽面具,而是一种人神同形、人神合一的意象造型,它应是古蜀人的祖先神造像。

不管怎样,青铜纵目面具都代 表着古蜀人的神学崇拜,为我们研究古蜀文明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

《写给青少年的陶瓷器档案》

特制的瓮棺棺盖 人面鱼纹彩陶盆

国宝档案

国宝年代:新石器时代前期

规格:高度16.5 厘米,口径39.8厘米

出土年代及地点:1955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半坡村

收藏场所:中国国家博物馆

国宝出土

1953年春,国家投资的灞桥火力发电厂项目在西安东郊的半坡村破土动工。在施工过程中,工人们发现了大量人工磨制的石器以及少量陶器。

工人们很快意识到,这个地方可能埋藏着文物。他们不敢有丝毫的马虎和隐瞒,马上把情况向上级做了汇报。西安市的文物主管部门在了解到具体情况后,立刻派专家前往半坡村进行考察。

西北文物清理队的工作人员对工地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取证,并在工地附近和断崖边采集了一些标本。对这些标本进一步检验后,考古人员初步断定这个遗址为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母系氏族聚落的遗存。

自从半坡遗址被发现后,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组织近 200 名考古工作者先后对其进行了 5 次挖掘,持续了4年左右的时间,共发掘遗址面积1万平方米,获得了大量的科学资料和出土文物。

半坡遗址的发现震惊了世人,没想到在今天,我们还能看到5600年到6700多年前的文物。在出土的房屋遗迹、圈栏、窑穴、陶窑、成人墓葬、幼儿瓮棺等文物中,一个画有人面鱼纹的彩陶 盆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先进工艺

作为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中延续时间长、势力的一支,仰韶文化的发展水平很高,其彩陶工艺几乎达到了完美的地步,可以说是中国原始彩陶工艺的典范,人面鱼纹彩陶盆就是其中 完美的作品之一。

人面鱼纹彩陶盆由细泥红陶制成,敞口卷唇,口沿处画有间断的黑色彩带,彩陶盆的内壁有用黑彩绘出的两组对称的人面鱼纹。人面呈圆形,头顶上有三角形的发髻高高束起,额 头被涂黑,其中一侧留出弯镰 的形状,人的双眼眯成一条线,鼻子呈现倒立的“T”字形,嘴巴两边好像分别衔住一条鱼,耳朵两边也有相对的两条小鱼,形成了一幅造型奇特的 人鱼合体画面。在两个人面之 间的位置,还有两条大鱼在同 向追逐着。整体画面古朴简洁,却又不失奇幻色彩,充满了律动感,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

早在7000多年前,中华先民就已经拥有如此高超的彩陶工艺。那时候虽然没有精密的 仪器,没有先进的科技手段,但是中华先民依然能够凭借自己的智慧创造出如此精湛的工艺品,这正是中华文明的魅力所在。

人面鱼纹的奥秘

在半坡遗址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吸引人的就是它的纹饰。那么,这些神秘的纹饰到底有何含义呢?

据分析,人面鱼纹彩陶盆上的人与鱼的纹饰,很可能与当时半坡人的图腾崇拜和经济生活有关。半坡人在河谷阶地建造聚落,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活动就是渔猎,因此他们喜爱鱼,也崇拜鱼,甚至认为自己氏族的起源就是鱼。基于此,他们将鱼视为自己的祖先,并加以崇拜。纹饰中将人和鱼组合在一起,正意味着人和鱼的不可分割之感。

人面鱼纹彩陶盆上的鱼纹装饰既是半坡人真实生活的写照, 也是他们对富足美好生活的盼望和期许。

此外,人面鱼纹彩陶盆在当时一般作为幼儿瓮棺的棺盖来使用,是一种特殊的丧葬用具。人面是由人鱼合体而成,并且装束 很奇特,仿佛是要进行某种宗教活动,代表着巫师的身份,因此一些考古学者认为这种纹饰是巫师请鱼神附体,为夭折的儿童进行招魂祈福的象征。

《写给青少年的金银器档案》

3000年前的飞天梦 太阳神鸟金饰

国宝档案

国宝年代:商周时期

规格:外径 12.53 厘米,内径5.29厘米,厚0.02厘米,重20克

出土年代及地点:2001年出土于四川省成都市郊外金沙村

收藏场所:金沙遗址博物馆

揭开面纱

在四川盆地早期的历史上,曾经有过一个被后人称为古蜀国的国家,这里有很多传奇的故事。到了唐宋时期,还有很多关于古蜀国的传说。然而,古蜀国到底在哪里?后来又怎么样了?这些问题却始终没有答案。

2001年,在成都郊外的一次施工中,一个巨大的古代遗址被发现了。经过考古学家鉴定,该遗址的年代应该为商周时期。将遗址 中发现的文物和史料比对,考古学家后判定这个遗址属于史书中记载的古蜀国。于是,管理部门决定以遗址发现的地点金沙村为名,将这个遗址命名为金沙遗址。

在清理金沙遗址时,考古学家挖掘出了大量的青铜器、石器、玉器和象牙,而在这些重见天日的珍 宝当中,令人啧啧称奇的是一个无比精致的金饰——太阳神鸟。

太阳神鸟是考古学者在一堆松 土内发现的,刚刚清理时,它像是一个被揉皱的纸团,等到考古学者将其慢慢展开,一块刻着太阳和神鸟图案的金箔就呈现在面前。

历史学者认为,古蜀人可能是世界上早开采并使用黄金的 部族之一,他们制作黄金制品的工艺的发达程度,是其他部族无法望其项背的。要知道,中原地区和北方地区出土的同期的金器中,基本都是小件且较简单的器物,而金沙遗址能够出土如此精致的 太阳神鸟金饰,证明了古蜀国的制金工艺无比精湛。

3000年前的飞天梦

金沙遗址出土的太阳神鸟金饰,重量只有20克,外径却延展到了12.53厘米,经过精确测量其薄厚只有 0.02 厘米,可真算得上一层薄薄的金纸了。

金饰呈圆形轮廓,图案则是镂空裁剪而成,分为内外两层。内层的图案是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分布的12芒太阳纹;外层图案围 绕在内层太阳的周围,由四只相同的逆时针飞行的鸟组成,这四只鸟的头脚前后相接,朝同一方向飞行。

联系到古蜀国“金乌负日”的神话传说,毫无疑问这片金饰 所反映的就是古蜀国人对于太阳和鸟的自然崇拜。而经有些学者解读,太阳周围的12道光芒对应一年中的12个月,4只神鸟代表着四季轮回。鸟儿飞翔在太阳周围,代表着古蜀国人对于宇宙的美好遐想,以及对探索宇宙的渴望。

从整体上看,这片金饰图案构图严谨、线条流畅、极富美感,因而在2005年,国家文物局正式将它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公布,认为它象征着中华民族从历史走来,追求光明、奋发向上的精神。更值得一说的是,在我国的航天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神鸟图案 被“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带入太空,中国人用自强不息的精神,实现了几千年前古蜀人飞天逐日的梦想。

先进工艺

金沙遗址出土的太阳神鸟金饰是用天然砂金加工而成的,其含金量为94.2%。因为当时的加工技术和加工工具都很原始,所以通过肉眼便能够看到在金饰的边角有一些反复打磨的痕迹。通过对这些痕迹的分析,学者认为这件饰物至少经过了热锻、锤揲、剪切、打磨、镂空等多种加工工艺。

学者们推断出的加工过程是:匠人先将天然砂金表面的杂质 剔除,方法是通过加热让杂质和金子自然分离,然后在加热的过 程中将金子锻造成圆形,形成基本的器型。

在完成步之后,匠人再用小锤反复敲击,将小金饼敲打成片状金箔,再将金箔碾成厚薄均匀的一层,去掉边缘参差不齐的部分,使器物成为一个标准的圆形。

之后,匠人再在圆形的金箔片表面画出太阳、鸟等图案,后根据画好的样式进行切割镂空,终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太阳神鸟金饰。

《写给青少年的玉器档案》

红山文化“C”字形玉器 “中华龙”

国宝档案

国宝年代: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

规格:高 26 厘米

出土年代及地点:1971年出土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翁牛特旗赛沁塔拉

收藏场所:中国国家博物馆

国宝出土

1971年秋的一天,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翁牛特旗赛沁塔拉村 村民张凤祥在村北山岗修梯田时,突然挖到一个黑乎乎的东西,这东西质地非常坚硬,约有1000克重,看上去像个铁钩子。张凤祥觉得有趣,便找了个绳子将其拴起来,送给弟弟当玩具。

过了几天,张凤祥忽然发现,这个铁钩子般的物件已经被弟弟拖成了墨绿色,形状像蛇又像龙。张凤祥立刻将它拿起来,放到太阳底下一照——这块龙形物件竟然散发出了诱人的墨绿色光泽。

这东西不一般!张凤祥激动地想。他立刻将这件奇怪的物件带到翁牛特旗文化馆,请工作人员帮忙看看这是什么。可是,当 时的工作人员也不能断定这物件的年代与价值,只能判断出这物 件是玉器,并将其当作普通文物封存起来。

到了1984 年,参与牛河梁遗址考古的队员在赤峰市挖掘了一座5000年前的红山文化古墓。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古墓主人的胸部摆放了两件精美的玉器——玉猪龙,而玉猪龙竟然与张凤祥发现的玉器非常相似!

消息传出后立刻引起了很大的轰动,经我国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教授确认,张凤祥发现的玉器——红山文化“C”形玉雕龙,正是与牛河梁玉猪龙一样珍贵的文物。该玉器由于造型精美,材料讲究,年代久远,且是中国首次发现的玉雕龙,所以又被称作“中华龙”,受到了海内外人士的广 泛关注。

先进工艺

红山文化“C”形玉雕龙通体墨绿,龙首短小,龙吻紧闭,且微微前伸上噘,鼻端截平,两个对称的圆洞为鼻孔。龙额及颚底刻 有细密的方格网状纹,身上大部分地方则光滑无纹。龙之长鬃超过整个龙体的三分之一,约有21厘米。玉雕龙的重心位置有一圆孔,如果将绳子穿过圆孔将其悬挂,则其头尾恰好处在同一水平线上。

红山文化“C”形玉雕龙所使用的玉雕工艺,是我国古老的雕 刻工艺之一。早在公元前 5000 年的河姆渡文化时期,中国就已经出现了玉雕工艺制成的玉器。玉雕是中国独有的先进工艺,且不同朝代有不同的雕刻手法与流派。红山文化“C”形玉雕龙是多种 动物特征的组合,从玉雕龙的形状来看,其造型主要来源于野猪、熊和马等动物。

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的这件玉雕龙,可上溯至5000年前,无鳞、无鳍、无足、无爪、无角,与今日的五爪金龙形象大相径庭。从艺术表现手法上看,红山文化“C”形玉雕龙以“三分实,七分虚”的形象展示在众人面前,这与龙的神秘特点相吻合。

龙的含义

玉雕龙的形象带有浓厚的幻想色彩,可见,早在5000年前,古人对龙的形象就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思考设计。

龙,自上古时代便被中华民族视作崇高神异的生物。相传,龙为鳞虫之长、万兽之王,掌管行云布雨,是代表祥瑞的神兽。而它究竟是否存在,则是中国文化史上的谜团之一。作为一种文化图腾,龙被赋予了浓厚的象征意义。在中国,龙文化是相当丰富的。

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在残酷恶劣的环境中,人们尚不具备支配自然的能力,于是,对自然界的畏惧、憧憬与幻想就成了图腾文化形成的基础。

龙图腾形成的时间可上溯至伏羲时代,伏羲部落的图腾是蛇,而龙又被看作蛇的衍生种。

古书根据传说这样记载:伏羲氏是神话中人类始祖,在位150年,传15世。在发展壮大后,伏羲氏便沿着渭河谷地进入关中,而伏羲氏的活动区域也大体与仰韶文化古遗址的分布区域相吻合。可见,龙由蛇图腾转化而来的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

《写给青少年的古画档案》

流传千年的后宫女子图鉴 女史箴图

国宝档案

国宝年代:东晋

规格:高 24.37 厘米,画心长 343.75 厘米;绢本,设色

收藏场所: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

揭开面纱

2019年10月,大英博物馆展出了馆藏文物《女史箴图》长卷,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女史箴图》是大英博物馆著名的中国艺术藏品,据推测,为东晋画家顾恺之的作品。它根据西晋诗人张华创作的《女史箴》 诗文绘制,用以告诫后宫女子遵守妇德。此画带有显著的六朝遗风,是难得的早期绢本画作,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对中国美术史如此重要的一幅画,为何现在藏于大英博物馆中?原来,在1900年,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时,唐摹本《女史箴图》被英国军队盗往英国,保存在了大英博物馆。当时由于文 物知识欠缺,大英博物馆按照日本画的方式进行装裱,将其拦腰截为三段,虽然出现了掉渣现象,但对于一幅 1000 多年前的画来说,现在的《女史箴图》已经算是保存完好的了。

对有着如此曲折经历的名画《女史箴图》,我们为其命运叹息的同时,也被它的巨大艺术价值所惊艳。它究竟有哪些不同寻 常的艺术特色?下面就让我们一同揭开它的神秘面纱吧。

流传千年的后宫女子图鉴

《女史箴图》画卷长 343.75 厘米,高24.37厘米, 绢本设色,内容共分12段,现存只有9段。鉴赏《女史 箴图》就要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

魏晋南北朝时期,汉王朝“独尊儒术”的局面结束 后,老庄学说的盛行、佛经的翻译、道教的发展等,使得魏晋成了一个思想解放、精神自由的时代。这一时期的审美文化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人们对个体自身的德性、神气 以及风度仪表看得尤为重要,这一点在绘画之中体现得非常明显。

魏晋之前的人物画多用于墓葬或政教需求,对绘画艺术本身 并没有过多的审美需求。随着人们越来越注重个体发展,魏晋时 期的一些杰出画家,如顾恺之、陆探微等,也开始在人物画方面 探索出新。

除了沿袭秦汉以来的各大人物画主题,这一时期的画家开始 创作佛教故事题材和文人士大夫题材的画作,还有一些优秀画家 对仕女画及女性题材绘画进行了探索。《女史箴图》便是东晋著 名画家顾恺之根据《女史箴》一文而绘制的画作。

《女史箴》是西晋文人张华写的一篇讽刺贾后的辞赋。作为西晋的大臣,看着昏庸的皇帝,以及独揽大权的皇后贾氏,张华决定将史上各代圣贤女子的事迹整编成《女史箴》,以此来讽刺 贾皇后,并劝诫宫廷妇女。“女史”一词出自《周礼》,是指懂得一定知识的妇女,“箴”则有劝告、告诫之意。

“玄熊攀槛,冯媛趋进。夫岂无畏?知死不吝!”此为《女史箴图》的个场景,讲述了汉元帝率后宫佳丽看斗兽时,一黑熊突然扑向汉元帝,冯婕妤挺身而出护主救驾的故事。

画卷中的冯婕妤身姿苗条,对跑过来的黑熊毫无惧色,而两个武士虽手执武器,一个张口大声喝喊,一个用力刺向黑熊,但均面露惊慌之态。再看其他宫女,个个花容失色,这与冯婕妤的 昂然挺立、临危不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除了这一画段,还有其他八幅画段也都展示了张华《女史箴》中的内容。顾恺之在画作中,充分展现了人物的不同形象与性格 特征,动作表情皆生动、传神,给观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独特技法

从《女史箴图》的绘画中可以看出,顾恺之以独特的笔法,使画面呈现出一种自然飘逸之感,这和其所画人物多为形体消瘦、裙带飘逸、有着仙风道骨的神韵与形象是相辅相成的。

在空间处理上,顾恺之将主次人物区别对待,将主要人物画 得稍大,而次要人物画得稍小,这样便使整个画面更具有层次感,更容易让观者抓到画面的中心。

在结构处理上,顾恺之在让每一画段相互独立的同时,又使 前后画段彼此照应,形成了一种若即若离之感。

在人物塑造上,顾恺之注重细节刻画,他为不同的人物设计了不同的动作和表情,每个人物的神态都是其丰富内心世界的外在呈现,观其仪表,便可知其内心。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顾恺之在人物画创作方面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写给青少年的书法·碑刻·古籍档案》

泰山的镇山之宝 千古李斯碑

国宝档案

国宝年代:秦代

规格:小篆字体,原刻铭文共 223 字,现存 10 字

收藏场所: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岱庙

揭开面纱

中华传统文化崇尚天人感应,而泰山作为五岳之首,一直被认为是“天”的象征。中国皇帝认为自己建立了丰功伟业,都想到泰山封禅,从这一点便可以看出泰山在古人心中的重要地位。

在泰山上保留着数百块历代碑刻,其中就包括李斯碑、张迁碑、衡方碑等,它们不仅代表着古往今来发生在泰山的各种历史,更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中国书法的发展脉络。在诸多碑刻名品中,秦朝李斯篆书《泰山刻石》(又名“李斯碑”)被称为“国宝 石刻”“天下名碑之”,虽然李斯碑目前仅存10个字,但依然挡不住人们对它的喜爱。那么,备受赞誉的李斯碑到底有什么特殊之处呢?

“千古一碑”,泰山国宝

李斯碑近似长方形,铭文字体为小篆。刻石正面有144 个字,内容是宣扬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的功绩,表达治理国家的决心;背面有79个字,内容为秦二世胡亥来泰山封禅时所刻诏书。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为了彰显天下共主的威严,选择巡视四方,率领百官到全国各地展示威仪。公元前 219 年,秦始皇的巡行大军来到了泰山,热衷于求神拜仙的秦始皇登上泰山举行了 封禅仪式。此时,跟随秦始皇封禅的李斯用他创制的小篆文字记录下了这载入史册的一刻。而10年之后,秦二世胡亥也效仿其父 秦始皇封禅泰山,李斯又一次陪同前往,并在同一块石碑上铭文篆刻。

但谁也想不到,仅仅几年之后,李斯与胡亥便都死于非命,强大的大秦帝国也瞬间崩塌了。只有这一块《泰山刻石》一直保存了下来,千百年来岿然不动,仿佛向人们诉说着大秦往日的荣光。

不过,长期的风雨侵蚀还是让石碑变得残破不堪。明朝嘉靖年间,为了更好地保护石碑,人们将其运到了泰山顶部的碧霞祠内。然而到了清朝乾隆五年(1740 年),石碑在一场大乱中莫名其妙地消失了,直到嘉庆年间才被寻回,但经过这一番浩劫,石碑的 破损就更加严重了。现在,李斯碑被存放在泰安岱庙中,只残存胡亥封禅时所刻的 10 个字。

李斯碑在泰山文化历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记录 了古代封建帝王在泰山封禅的序幕,还引发了“泰山刻石风尚”,为“泰山刻石家族”打下了初的基础,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泰山碑刻文化,无愧为“天下名碑之”。

国宝价值

李斯碑是李斯的书法代表作。秦统一天下后,为了使全国一体,丞相李斯以秦国文字为基础,参照六国文字,创造出了一种形体 匀圆齐整、笔画简略的新文字——秦篆,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小篆。在将小篆作为官方规范文字的同时,秦王朝还废除了其他字体,天下文字由此统一。

李斯为秦统一文字做出了贡献,而其书体也一直被历代学者 视为杰作。如今,2000 多年过去了,李斯碑依然存世,虽然仅保存了 10 个字,但依然是不可多得的珍宝。

李斯碑用笔平稳流转,骨肉匀称,简单明快,这都是秦小篆 的突出特点。而与先秦书法相比,李斯的小篆行笔粗细大体相同,横平竖直,笔画转折处极为流利飘逸,丝毫没有生硬的感觉,雄 浑中又流露出一股俊秀之气。因此,后人评价说它“画如铁石,字若飞动”,虽然处于神圣庄严的泰山庙堂,然而威严中又不失神采。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1.主题丰富、覆盖面广

81件国宝分为6大主题,多方位趣讲青铜器、陶瓷器、金银器、玉器、古画、书法、碑刻、古籍,让国宝与孩子“对话”,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2.图文结合、通俗易懂

500余幅精美插图,全彩印刷,图文并茂地呈现千年岁月之美,像考古现场一样真实,孩子“按图索骥”畅游文物世界,饱览传世宝藏,开阔眼界,提升审美力。

3.量身打造、有趣好玩

专为孩子打造,有趣、有料。用生活化的场景和语言,有趣的文物知识,讲述古物亲历的过往,让国宝活起来,适合孩子自主阅读,一座可以带回家的博物馆。


前言

在5000年甚至是更为漫长的中华历史长河中,埋藏着许许多多珍贵的文物国宝,这些国宝不仅自身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而且还含蕴着那个时代的文化特质。国宝之所以为国宝,并不因其 价值连城,只因其身上镌刻着数千年来中华文化的印迹。

当今的青少年成长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文化的价值让 步于经济,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虽然在当下还不明显,但在未来十年、二十年,甚至是更长的时间中,必然会显现。为了进一步 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不断提升当代青少年的文化素养、道德水平,近几年来我国出台了许多政策,要求在全社会广泛学习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十分广博,我们很难用特定的语言 为其圈定范围,所以在介绍、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不能宽 泛地说“我们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学好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而是要从具体之处入手,从一个或几个方面去阐述、 去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我认为“国宝”便是一个很好的方面,那些度过了漫长时光 直到今天依然留存的“国宝”可以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杰出 的代表。所以,我打算以介绍“国宝档案”的形式,来为当代青少年讲述一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正因如此,才有了这套“写 给青少年的国宝档案”图书。

本套图书是专为青少年读者策划的国宝知识大百科,包括《写给青少年的青铜器档案》《写给青少年的玉器档案》《写给青少年的陶瓷器档案》《写给青少年的金银器档案》《写给青少年的 古画档案》《写给青少年的书法·碑刻·古籍档案》六册内容。

本套图书在框架设计上,从各类国宝的基础简介出发,细致 介绍了发现国宝的经过、国宝背后的故事,后以国宝的艺术及 文化价值收尾,内容丰富、条理分明,为读者完整讲述了与国宝 相关的人、事、物。透过本套图书,青少年读者既可以了解有趣 的国宝故事,又能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以及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那些巧夺天工的文物国宝是中华文明长河中的闪烁繁星,它们背后是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中华民族精神。希望这套“写给青少年的国宝档案”,能够为当代青少年打 开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大门,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悟中华民族精神。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8分

  • 人物塑造:8分

  • 主题深度:8分

  • 文字风格:5分

  • 语言运用:9分

  • 文笔流畅:7分

  • 思想传递:3分

  • 知识深度:4分

  • 知识广度:5分

  • 实用性:9分

  • 章节划分:5分

  • 结构布局:5分

  • 新颖与独特:5分

  • 情感共鸣:5分

  • 引人入胜:3分

  • 现实相关:5分

  • 沉浸感:7分

  • 事实准确性:9分

  • 文化贡献:9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8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9分

  • 网站更新速度:4分

  • 使用便利性:4分

  • 书籍清晰度:6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3分

  • 是否包含广告:7分

  • 加载速度:4分

  • 安全性:7分

  • 稳定性:7分

  • 搜索功能:3分

  • 下载便捷性:8分


下载点评

  • 下载速度快(447+)
  • 内容完整(669+)
  • 实惠(253+)
  • 值得购买(539+)
  • 排版满分(182+)
  • 愉快的找书体验(221+)
  • 超值(316+)
  • azw3(633+)
  • 体验好(141+)
  • 无漏页(226+)

下载评价

  • 网友 习***蓉: ( 2025-01-06 01:51:51 )

    品相完美

  • 网友 马***偲: ( 2024-12-28 20:09:01 )

    好 很好 非常好 无比的好 史上最好的

  • 网友 温***欣: ( 2024-12-21 21:04:14 )

    可以可以可以

  • 网友 扈***洁: ( 2024-12-19 07:19:29 )

    还不错啊,挺好

  • 网友 仰***兰: ( 2025-01-02 14:21:14 )

    喜欢!很棒!!超级推荐!

  • 网友 方***旋: ( 2024-12-28 13:44:38 )

    真的很好,里面很多小说都能搜到,但就是收费的太多了

  • 网友 曹***雯: ( 2024-12-30 05:13:27 )

    为什么许多书都找不到?

  • 网友 薛***玉: ( 2024-12-31 07:53:53 )

    就是我想要的!!!

  • 网友 宫***凡: ( 2024-12-25 17:42:18 )

    一般般,只能说收费的比免费的强不少。


随机推荐